39健康

填补国内应用空白!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为13名患者开展脐带血回输心脏手术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在先天性心脏病(下简称“先心病”)救治领域,一场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正在上演。广东省人民医院近日宣布,该院于2024年8月30日成功完成国内首例以自体脐带血作为体外循环管路预充液的新生儿先心病外科手术,目前已有13名患儿(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主动脉弓离断和1例大室间隔缺损)成功通过这项“脐带血自体回输技术”获得救治,填补了国内脐带血在先心病外科领域的应用空白,更开创了围术期血液资源应用和管理的新模式。

填补国内应用空白!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为13名患者开展脐带血回输心脏手术


脐带血从“废弃医疗物”到“救命钥匙”

新生儿先心病外科手术前,体外循环(CPB)需预充成人异体血制品,但新生儿血容量小、免疫脆弱,输成人异体血易引发感染、溶血甚至器官损伤等风险。因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先心病团队另辟蹊径,通过广东省脐血库的帮助,产科柳艳丽主任团队成功地收集了胎盘中的脐带全血,将分娩时废弃在胎盘中的脐带血“变废为宝”。

先心病外科温树生主任介绍,团队能成功收集脐带血还得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国内最早建立“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先心病的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是一体的,而预先采集和存储脐带血也可以及时用于需要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的患儿,实现了脐带血的创新性应用。

脐带血回输技术具备三大优势

开展新生儿先心病外科手术,为了避免患儿血液被过度稀释带来手术风险,常常需要在体外循环管路中预充约100ml左右的成人异体血制品,约占我国儿童用血总量的17%。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创的先心病外科“脐带血自体回输技术”,正重构着儿童血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的逻辑,这对解决我国血液资源紧缺和降低新生儿先心病外科手术风险的意义重大。

据统计,项目开展至今已节省公共血液资源1300ml,相当于4名新生儿全身换血量。与传统技术相比,自体脐带血自体回输技术具备三大核心优势:①规避异体输血导致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传播风险;②不依赖血站供血,减少输血经济负担;③富含干细胞,显著改善手术预后。该技术的辐射效应正在显现,医院脐带血应用相关咨询量激增25%。而更大的社会价值在于拓宽脐带血应用的临床适应症,为该技术推广至全省以及开展跨院区输注提供可能。

该技术集结了产科、母胎医学诊断科、心儿科、先心病外科、体外循环室、新生儿科、输血科和检验科等多学科顶尖团队,构建起“产前诊断评估-产时规范采集-安全有效保存-及时预充应用-远期监测评估”的全链条技术管理体系。输血科张普山主任介绍,由于涉及环节多,技术的关键在于建立标准化采集、储存和使用的质控流程,团队自主研发的质控体系可将溶血率精准控制在0.8%以下,铸就技术标杆。因此,2024年8月医院成立“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中心”,2024年12月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国家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一体化管理特色建设单位”。

“脐带血自体回输技术”使新生儿在生命起点即获得自体血液保护。目前,该院正探索将技术拓展至新生儿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治疗,并与广东省脐血库协作推动跨院区治疗,未来有望惠及更多患儿。自200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的以来,脐带血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脐带血自体回输技术”必将为全国每年约15万的先心病患儿的救治保驾护航,开创我国脐带血应用的新方向。

(通讯员:袁海云 图片:医院提供)

63
2025-05-23 17:59:42浏览1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