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喝完水还口干,是疾病预警吗?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梁女士这半年来总觉得口干舌燥,喝了几杯水也解不了渴,喝得多,尿也多,尤其是夜晚,还影响到了睡眠。

一开始以为是糖尿病导致,跟几个老姐妹聊天,朋友提醒她注意是糖尿病的可能,梁女士一听,马上预约了医院问诊。果不其然,去医院一查,梁女士空腹血糖达到20mmol/L

虽然吃降糖药后,血糖平稳了,但梁女士时不时还是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动不动就想喝水,又担心水喝多了,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于是每天都会控制饮水量,虽然感觉口干,但还是强忍着

结果2个月后去复查,血糖不降反升,这就让梁女士很不理解。

喝水越多,伤肾就越深?提醒:正确饮水可“养肾”,你喝对了吗?

一、得了糖尿病,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部分患者在查出糖尿病之后,可能因为担心喝水多了,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从而减少饮水量,但其实这个观点完全是一个误区。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表示,正是由于血糖高引起的“多尿”,才容易造成身体水的缺乏,所以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注重水的补充

对于本就缺水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若是控制喝水,反而会加重病情,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

当感到口干时,水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饮料,水分对身体没有伤害,不会造成任何副作用,多喝水可以增加患者尿液,有助于多余糖分从尿液中排出。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用担心多喝水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反而多喝水对病情改善有所助益。

喝水越多,伤肾就越深?提醒:正确饮水可“养肾”,你喝对了吗?

二、喝了很多水,还是口干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是感觉到口渴、口干的时候,才会主动喝水,但有些时候,明明喝了很多水了,但还是感觉嘴巴很干是怎么回事呢?

人口腔里的唾液腺每天都会分泌约1000ml—1500ml的唾液量,唾液腺的成分相对而言是固定的,如果成分改变,或唾液量变少,那么人就会感觉到口干。

如果出现了口干,首先先考虑生理因素,如饮食口味偏重、喝水量减少,或是年纪增长,唾液腺发生萎缩,长时间剧烈运动,没有及时补水等。

喝水越多,伤肾就越深?提醒:正确饮水可“养肾”,你喝对了吗?

但排除了以上几种生理因素影响后,还需警惕可能是疾病的预警——

1、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当发现自己常常感觉到口渴,且尿量无故增加,体重也无故减轻,还时常伴有疲劳感,应尽早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2、干燥综合征

由于免疫细胞攻击破坏自身分泌腺体,可造成腺体分泌功能下降,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干燥。如果持续3个月,感觉到眼干、口干、皮肤干痒等,就要注意可能是疾病造成。

3、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体内缺乏造血原料,影响唾液分泌减少或萎缩性舌炎,也会出现口干的情况。

4、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代谢失常,人体含氧量增加,散热加速,需求的水分也随之增多,稍有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口干舌燥。

喝水越多,伤肾就越深?提醒:正确饮水可“养肾”,你喝对了吗?

三、喝水多是养肾还是伤肾?2种“水”少喝

常言“生病因多喝水”但对于肾病患者而言,饮水过多过猛,反而不利于病情发展。

喝水多到底是养肾还是伤肾?其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对于肾结石还没有形成,或者小于1厘米时,多喝水可以避免肾结石的出现,并且促进石头自然排出。

然而一旦结石已经形成,甚至超过1厘米,单纯喝水可能反而容易造成肾结石堵住肾小管,从而引起肾绞痛。

喝水越多,伤肾就越深?提醒:正确饮水可“养肾”,你喝对了吗?

另外,有2种喝水方式其实会伤肾,尽量避免:

  • 晨起喝盐水

晨起第一杯水是为了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是“健康水”,但若是在水里加盐,此时身体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盐分,饮用盐水反而给肾脏代谢造成负担,给身体增加不必要的盐分。

  • 喝水太猛

人体饮水是有耐受度的,一旦喝水过猛,喝水过量,可引起肾脏水分过剩,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可能会造成低血钠症和液体负载过多,加重心、肾负担。

其实,看似简单的喝水其实是有讲究的。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最好有事没事就喝两口,润润嘴唇。成年人饮水量应控制在1500ml左右,如果是高温环境下,可适当多补充水分。

喝水越多,伤肾就越深?提醒:正确饮水可“养肾”,你喝对了吗?

糖尿病患者并非要严格限制饮水,其实病情控制稳定的患者,生活中甚至可以喝一些无糖果汁或低糖果汁。比起注重水分的控制,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注重膳食多样化,才是更重要的。


参考资料:

[1]《刨根问底︱糖尿病人,喝水多会加重病情?》.吃好每天三顿饭.2021-09-15

[2]《总是口干,喝水也不管用,警惕这些病找上门》.腾讯医典.2021-11-22

[3]《喝水时2个行为伤透肾,吃饭时3个习惯伤了肝!中招的太多,赶紧看你有没有》.家庭医生.2021-09-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63
2022-07-21 00:49:21浏览34439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